當記者低頭猛打稿時,資深的艾迪似乎顯得特別放鬆。這位採訪超過百場NBA的前輩坐在媒體席上不時看球,有時閒聊,準備賽後向外援出擊,準備展開「洋將外交」,為提升台灣籃球實力鋪路;因為其實與NBA相比,台灣籃球才是他的最愛。

「NBA就是娛樂性,球星我也都看過了,LeBron跟Kobe在我面前也還好啦。」我想能說出這樣的話人不多,他肯定有獨到之處。

艾迪是我最敬佩的媒體人之一,不僅NBA採訪經驗豐富,其中更多次自掏腰赴美;他在社群網站擁有個人品牌,不吝回答球迷提問,分享不為人知的工作觀察;老牌籃球網站《圓球城市》,他更是創始人之一。

英文帶著台味,卻愛找洋將閒話家常,艾迪稱這是「籃球外交」;經歷台灣從亞錦賽四強摔到10名之外,他仍力挺台灣籃球,期許「好洋將進來,台灣籃球變強,本土球星出得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與洋將培養出好交情,獲得Edvinas Seskus贈送球衣留念 (圖片提供:艾迪)


砸重金買美國報紙只為NBA 大學聯考失常
49歲的艾迪過去同樣受到「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的感召,30多年前就與已逝傳奇NBA寫手曲自立熟識,繳交1000元年費加入秘密俱樂部,取得會員限定半月刊《NBA報導》。

就讀台中一中,他總是存下80塊零用錢,每週兩次踏入中央書局購買《USA Today》報紙,為的就是boxscore。「我高中都在看球跟打球,難怪只考到中原,但我不後悔。」他的首篇作品,即是在《NBA報導》發表90年選秀首輪分析;稿費零元,意義無價。

艾迪對NBA可說近乎狂熱,不只在舊書攤廣蒐曲爺發表專欄的書刊,更登門拜訪求教。



文筆有如順口烈酒 Gap Year大膽前進NBA
雖然說台灣文字記者文筆有一定水準,但艾迪不一樣;他的文字就像約翰走路 Double Black般容易入口;經過20多年淬鍊,他的文字脈落清晰,文長卻容易咀嚼。

自認中文底蘊不如人,又不願亂學變四不像,他直白表示:「與其舞文弄墨,倒不如就寫重點嘛,來龍去脈很清楚,讓人一氣呵成讀完。」

不過其實從離開XXL雜誌進《民生報》前,他給自己Gap Year;他心想,書寫NBA絕不能只看外電整理資料,「我一定要親臨現場體驗才能寫出好東西。」

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你去比賽不用錢?!」語文學校老師以嫉妒的口氣嗆聲。艾迪白天上課,晚上跑尼克主場採訪,為XXL寫稿補貼生活。但他也老實說,那時只有在旁邊聽的份;不論是英文能力還是資歷都壓著他,無法鼓起勇氣舉手發問。

他也坐著便宜客運前往費城、波士頓,搶買美國國鐵50美金的車票,前往華盛頓特區跑客場,一年採訪累計40場比賽經驗。

但我反問:「去了一年花了幾十萬,沒提問不覺得可惜嗎?」他說:「當然會,但我沒當過記者就先觀摩,已不虛此行;NBA對我來講不是隔層紗,我知道球賽背後可能發生的事。」


2010年世錦賽NIKE在紐約替美國隊舉辦Basketball Festival嘉年華,邀請各國未來之星進行對抗,陳盈駿跟周儀翔受邀前往,艾迪也一路同行 (圖片提供:艾迪)


NBA就像舊情人 台灣籃球才是最愛
艾迪對NBA當然還是有一定感情,採訪那天他就穿著Air Jordan的襯衫,並腳踩3代現身。他不諱言過去不愛台灣籃球,看瓊斯盃只為Kevin Johnson、Shawn Kemp等未來之星。

但加入民生到開始追蹤CBA賽事後他卻發現,「NBA全世界最強,但自己的東西還是最有感情。」

相較探聽獨家新聞,你在場邊發現艾迪,他可能都在看球或跟人閒聊。他透露:「挖新聞很重要,但付出關心更重要;真正難採訪的是輸球的時候,獲得信任很花時間。」

2008-09賽季台啤挑戰三連霸失利,即將西進CBA的林志傑在休息室角落不發一語。艾迪說:「他就像頭負傷的野獸。」但憑藉良好關係,他仍樂意聊一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