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Paul George 的低潮我一直不放在心上,僅視為場外垃圾話的一環,直到看完 Game 4 才有第一次「對於 Paul George 表現極為不滿」的負面情緒。

輸球難免會想找戰犯發洩,尤其快艇每一場勝利總贏的不太光彩,第一戰有得利的哨音、第三戰則是 Luka Doncic 受傷提早退場,如果小牛運氣好一點,是不是今天被 4-0 淘汰的就是快艇了呢?輸球不能總歸咎於一人,總教練 Doc Rivers 的調度失策要負起責任,防守漏洞全員要一起扛,唯有 Paul George 的低迷,這是最不該出現的表現。

16 投 3 中、17 投 4 中?這些命中率根本不是重點,當前面好幾次出手都落空時,Paul George 仍願意在 Game 2、Game 3 勇於出手,即便過去季後賽歷史有多次軟手經歷,至少綜合數據仍是漂亮的,且在 Game 1 也還有單場 27 分的表現,沒有替 George 創造更好的出手機會,是快艇的戰術執行不利,手感不佳我們也願意等,畢竟還有 Kawhi Leonard 當依靠。

請繼續往下閱讀


系列戰第四戰,George 開局仍未能找回節奏,前面 9 投僅 2 中拿下 7分,好在快艇 Lou Williams 表現火燙,一度率領球隊領先 21 分。當第三節陷入亂流,George 幾次出手都未能命中後,他竟然退縮了。不在積極進攻、球場上顯得消極,好幾次以前會選擇進攻的空檔,都直接放棄轉而傳球,整場比賽是 14 投 3 中攻下 9 分,在球隊最需要得分手跳出來主導比賽時,George 反而心態炸裂。

George 在場外與 Charles Barkley 的口水戰中,回嗆老前輩「自己不是 Harden,得分不是唯一的任務」,是的!George 並非 Harden,單論進攻能力、氣勢、進攻慾望,George 似乎沒一項能和 James Harden 比。這並非嘲笑、謾罵,而是數據技術分析確實如此,但他有更全面的身手,有更好的防守能力,甚至頂級射手的無球跑位能力,這些都是 George 手感冰冷時,能夠持續貢獻給球隊的。即便手感冰冷,可以選擇用自身威脅性替射手掩護,或是爭取球權製造反擊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不必去執行強硬的出手,更多是參與戰術的跑位,可以更舒適、華麗地打球,且快艇也需要 George 執行防守,可是 Game 4 整場比賽下來,他卻神隱了,打鐵聲音、激情的吶喊都聽不到了。

「Playoff P」招牌是 George 自己砸掉的,這一場比賽更可能是他生涯最爛的一場,推特上全部都是嘲笑,未來這段歷史也會持續拖垮他的評價,我仍相信作為球星 George 會回神、反彈,只是當 Luka Doncic 越戰越強,快艇可沒多少時間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