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J博士Julius Erving,腦中便會浮現出兩個著名PLAY的畫面,首先是The Baseline Move,那發生在1980年NBA總冠軍戰,J博士持球從右邊底線切入,他過掉了洛杉磯湖人隊前鋒Mark Landsberger,並騰空而起。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7呎2吋的傳奇中鋒Kareem Abdul-Jabbar這時堵住了J博士繼續前進的路線,並虎視眈眈地準備封阻,在這種情況下,很顯然J博士會被卡在籃板後落地。但不知怎地?J博士不但沒有落地,他還繼續飛翔,用他巨大的右手手掌扣住球,從籃板左邊滑翔到籃板右邊將球挑進,儘管他的整個身體,包括左半邊的肩膀,早已在籃框後面了!當時在現場目睹這一切的湖人控衛Magic Johnson,也不禁有了好幾秒的遲疑,因為現在他是要馬上發動快攻反擊?還是要叫J博士重新表演一次給他看呢?運動畫刊稱它為”The, No Way, even for Dr. J, Flying Reverse Lay-up”,但J博士本人則輕描淡寫地叫它”just another move”。

請繼續往下閱讀



(吼!根本不是just another move好嗎!)

另一個PLAY呢,則被叫作Rock The Baby。那是1983年的一場例行賽,對手剛好又是洛杉磯湖人,防守時費城七六人控衛Maurice Cheeks阻斷了湖人前鋒James Worthy的傳球,球落到J博士手中,他馬上從左側快速突進,擋在他與籃框中間的,則是湖人頭號防守悍將Michael Cooper!當J博士進到三分線內區域時,你可以看到他用前臂和手腕將球扣住,邊滑行邊用手臂畫了一個大圈,從手臂延伸到指尖的細膩姿態將他的動作昇華到藝術層次,他不是以驚人的力道衝向籃框,而是乘著一股無形的波浪順勢而上。他在Cooper面前把球給灌進籃框,而那個動作被湖人轉播員Chick Hearn激動地描述為Rock The Baby slam dunk over Michael Cooper!

請繼續往下閱讀


著名體育記者Dave Anderson曾回憶到在紐約哈林區的洛克公園球場親眼見過Julius Erving鬥牛,就跟1970年代許多職業球員如Wilt Chamberlain、Kareem Abdul-Jabbar、Willis Reed和Connie Hawkins一樣,Erving也常在洛克公園訓練、琢磨球技,當然在那裡打球沒有薪水,硬體環境也不夠舒適,但卻會有來自觀眾席(有時是那些五湖四海的對手)爆滿的回應與能量。Julius Erving告訴Dave Anderson,高中時期他的一個朋友(Leon Saunders)不斷告訴Erving說自己將來會變成一個教授,於是Erving也打趣地講如果你是教授,那我起碼也可以是個博士(doctor)!而後來在洛克公園,觀眾開始叫他黑色摩西(Black Moses)或胡迪尼(Houdini)時,Julius Erving就告訴他們何不叫他Doctor呢?於是Doctor的外號不脛而走,後來演化為Dr. Julius,最終更變成所有人都耳熟能詳的Dr. J-J博士。

我們都知道,Julius Erving的生涯經歷過ABA與NBA兩個聯盟,他在兩個聯盟都拿過冠軍,都拿過MVP,甚至兩件球衣背號(籃網的32號與七六人的6號)都被退休。但他真正的偉大與遺緒,或許並不單單來自於場上的數字與功績,也來自於他的風格,他那堪比藝術的場上籃球技藝!J博士是在1987年,年紀37歲的時候退休,他就像是愛迪生,好像每場比賽都會”發明”一些新的東西。好比說灌籃,在Dr. J出現前,灌籃通常是讓禁區長人(愈靠近籃框愈好)展現身體強大力量的表現武器,一種威嚇的力量;但Dr. J橫空出世,從此灌籃動作可以在距離籃框很遠的地方就展開,除了震攝對手之外,它還是一種點燃隊友(與觀眾)激情的觸媒,簡言之,Dr. J讓灌籃成為一種藝術表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開始J博士加入的是與NBA風格大相逕庭的ABA,他說球隊步調很快,大家都瘋灌籃,而那其中也替創意(creativity)和興奮(excitement)保留了許多空間。在一次訪問中J博士回憶到,在他的第一場職業比賽裡,他大概拿下了20分與19個籃板,那場比賽讓他感覺良好,他終於實現了兒時夢想,那個他自己始終也不確定能不能達到的夢想,而在接下來的16年(3支不同球隊)中,他隨時都帶著那樣的激情上場!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