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球團公關長B.J. Evans,可不可以不用出席賽後記者會,他說沒辦法。我再問他能不能拒答,或者不讓任何看到這場球的人受訪。各位啊,這就是我現在的心情」John Beilein教練了無生趣地坐著,這位每天清早起床工作的67歲名帥,季初接下騎士總教練職務時的熱情早已燃燒殆盡。



2月2日騎士以112:131主場被聯盟戰績墊底的勇士痛擊,勇士拿下開季以來僅僅第4場的客場勝利,騎士則10連敗。即便以重建球隊的寬鬆標準來看,這慘敗也超過常人預期。沒有Kevin Durant、Stephen Curry或Kay Thompson,Draymond Green傳出16次助攻。上半場騎士在Collin Sexton得到18分的情況下勉強跟勇士拉鋸戰。中場時教練團沒特別做調整,但利用時間給球員們看了10個上半場的影片剪輯。Beilein特別提醒球員要留意Green的分球功力,同時指示大家別看到Kevin Love對位到Green,就急著塞球給他單打。第3節騎士所有球員給出的回應是無心戀戰,勇士單節投進10顆外線,命中率達到68%,打出44:19的大攻勢讓比賽進入垃圾時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戰堪稱騎士本季各種弊病的集大成之作,將教練的指示上情不能下達、漠視數據情報、球員隨興打球對勝負毫不在意等種種環節一次演示。「我現在沒有太多什麼解方……真的沒有……因為攻守兩端全是一團糟」Beilein說道。半個月後,他倒是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出路:經過老闆Dan Gilbert的懇談,Beilein交出兵符,騎士在近10年之內第7度更換總教練。此結局其實勉強都在雙方停損點內,教練擺脫了已經味同嚼蠟的職務,球團跟球員則繼續邁進。當然一般大眾不會特別瞭解騎士,所以外在角度難免被解讀球團又一次的草率舉動。



撇開LeBron的回歸,騎士10年來兩度嘗試重建,檢視本次Beilein的去職,和David Blatt教練的模式存有許多相似處:

請繼續往下閱讀



1.兩位主帥都在NBA以外的執教領域享有極高聲望。

2.騎士都為他們配置一名輔助適應NBA的年輕助理教練,助教都獲得球員大力支持,也都接任主帥的遺缺。

3.主帥始終無法與當家球星建立互信(LeBron/Blatt),或關係交惡(Love/Blatt、Love/Beilein)。並逐步失去對球員更衣室氣氛的掌控。



比起累積豐富歐洲職籃經驗的Blatt,活躍於大學的Beilein處境更為尷尬,也造成他僅堅持54場比賽便離職。很諷刺的一點是,檢視騎士聘請Beilein的原委及之後的幾個操作,我們將發現這支不穩定的球團這回難得想做點四平八穩的操盤,結果卻彷彿對大病初癒的病人強灌補藥,反而藥到命除。



制服組的關鍵誤判
向來對球團人事異動乃至球員交易都極有熱忱,甚至「過度」參與的Gilbert老闆,夏天時仍在家中緩慢地進行中風復健療程。這是他把選帥大權放給受信賴的Koby Altman總管的主因。活用人脈關係,一直是Altman操盤模式的特色之一,在整個暑假面試十餘位教練候選人的同時,由曾是Beilein學生的助總管Mike Gansey牽線的緣故,老教頭一直都是這場遴選會的隱藏角色。當時機成熟,Altman向老闆報告Beilein的大名時,便幾乎注定了他脫穎而出的結局。Gilbert對大牌教練有莫名的崇信,2010年時他就捧著大把鈔票延攬另一位名帥Tom Izzo未果。據此,他勢必不會錯過再度延攬大學實績卓著的Beilein的機會。

請繼續往下閱讀



騎士球團對Beilein的轉型成功率有莫大信心,Beilein的人脈在選秀情蒐上幫了制服組不少忙。人們的樂觀其來有自,Beilein沒有食古不化的毛病,他的的進攻體系理論上在重視空間和節奏的NBA,也當奏效。執教生涯經常招不到超級新生入隊,卻也能將一般球員訓練的爐火純青,與強權對抗,極為符合騎士預想的,不再依賴超級球星建軍的未來。「今日美國」報的記者Dan Wolken形容Beilein「在這個大學教練被炒魷魚後,只會滿腹牢騷地跟你抱怨沒有招收到麥當勞全美明星球員的領域裡,Beilein是唯一公認遵循正道的業界良心」。Beilein風風火火的上任前先跟Brad Stevens、Greg Popovich等數不清的職業「前輩」請益,看似更做足了功課。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