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箭隊完成那筆牽涉12人的四方交易後,他們成為了所有球迷眾所矚目的焦點。因為他們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實驗(我認為計畫這個詞可能比較妥當一些),也就是完全棄用中鋒,由三個鋒線配上兩個MVP級的後衛所組成的先發陣容,平均身高不到兩米的極端五小陣容。就像當年的奧克蘭運動家,這種創新的舉動難免會遭到質疑,所有人都等著看火箭隊笑話,但火箭總管Daryl Morey—如同當年的Billy Beane,將繼續堅持他為火箭隊鋪下去的這條路,無論這條路的終點是被眾人嘲笑或是帶領一波新的風潮。



而這篇文章將探討大多數人對火箭隊的認知:只會投三分的球隊在季後賽走不遠。是煞有其事,又或者僅是無中生有?我們將來為讀者解答。

請繼續往下閱讀




事實上,火箭隊並不是一支只會投三分的球隊,無法否認他們投很多三分(或是說非常多),但他們在禁區內依然有著聯盟第7的出手數,與聯盟中前段(11)的命中率。這不難理解,在基本上所有人都能投三分的火箭隊,空間會被拉得非常開,讓Russel Westbrook與James Harden有非常舒適的切入機會。從數據來看,上季Russel Westbrook場均藉由切入出手5.9次,命中率50.6%,而今年出手數來到了8.3次,命中率更高達58.2%,是所有藉由切入出手5次以上的球員中最高的。可見這樣的陣容配置不僅讓Russel Westbrook有更多的切入機會(場均切入全聯盟第一),效率也大幅提升。



而這現象在完成那筆交易後顯得更加瘋狂,Russel Westbrook場均切入來到25.7次並出手11.7次,命中率更有71.4%的超高水準。Covington的到來不僅讓Harden有著更大的單打空間,Westbrook也能更加發揮他的專長,也就是進攻籃框。這個數據十分有趣,當然這非常有可能是因為樣本數過少(3場比賽),一旦樣本數變多(或對手找出這套陣容的破綻),Westbrook是否還能維持如此高檔的表現值得我們再次探討。

請繼續往下閱讀





DRIVEE PER GAME

FGA

FG%

AFTER THE TRADE

25.7

11.7

71.4

SEASON AVERAGE

20.4

8.3

58.4





我們可以將這個句子改成:過度依賴三分的火箭隊在季後賽走不遠。而質疑者大多數的切入點都是一旦三分失去手感,進攻便會大當機,當年連投失27顆三分的悲慘回憶仍歷歷在目,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查數據的時候我遇到一些困難,因為我找不到有球隊三分出手比例跟火箭是在同一個級別(51%)。去年季後賽火箭隊每兩球有超過一球是三分出手,這個數據是遙遙領先其他15支季後賽球隊。我們不能魯莽得推斷公鹿隊去年季後賽三分出手比例佔43.1%(僅次於火箭)就代表三分球出手數與季後賽的勝負呈現正相關。同時因為火箭隊的三分球數據是屬於聯盟中的極端例子,拿火箭隊跟其他球隊比也顯得沒有說服力。



我使用的方法是拿火箭隊季後賽的三分球命中率與得失分差作比較,基本上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火箭在這方面會呈現正相關,關鍵在於相關性的強弱。如果呈現高度相關就代表,火箭隊三分球的手感真的左右比賽的勝負;反之,如果相關性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高,那就代表就算火箭隊三分手感不好,他們依然能用其他方法取勝,另一種解釋是,就算三分手感好也不一定贏球。



首先,我採用的數據是近三季的季後賽成績(不包括今年,因為根本還沒開始打季後賽),也就是16-17賽季至18-19賽季。因為火箭隊在這幾年都至少闖進西區準決賽,所以我們有39場比賽當作樣本,而透過這張散佈圖(X軸為得失分差,Y軸為三分球命中率),我們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火箭隊的三分球命中率與得失分差的關聯其實相當微弱,幾乎看不出正相關。經過我的計算,這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為0.21,甚至連中度正相關都沒有。該怎麼解釋這奇怪的現象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