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仁又輸了,連續三年他們都被看好是奪冠熱門,但也連續三年都輸掉。只輸一次或許可以說是運氣使然,輸了三次那就只能看做是實力不夠了。

在海山解體之後,永仁高中直接吸收國中部的球員,這讓他們這支球隊一直以來都擁有很高的戰術素養和默契,效率極高而且不常失誤的小組配合一直是她們鮮明的特色。總教練時超傑是很學院派的教練,注重球隊的紀律和團隊性,所以就算是在「六金釵」時期,擁有那麼好的天賦,這支球隊打起來仍然是一板一眼,非常穩。換個角度來說,你可以把她們視為是站在普門對面、另一極端點的球隊。

如果你能欣賞學院派的籃球,那你很難不喜歡的永仁的球風。經典的高低中鋒配合,從黃鈴娟—陳薇安到之後的吳瑋茹(丁芷容)—鄭慧慈,然後Inside-Out轉移球找投藍或切入機會,已經變成她們的標誌之一。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是當連續四年爭冠的旅程,都是用同樣的方式輸掉,還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其套打法在高水平比賽中的有效性。



當知名勇士球隊記者馬庫斯·湯普森(Marcus Thompson II)曾經提到,伊古達拉(Andre Iguodala)這麼看待他的籃球世界,一種就是奈史密斯博士發明至今本質從未改變的那種純粹籃球,而另一種就是NBA的籃球。

對於學生籃球來說,其實也是如此。時超傑教練大概是我看過最重視球員教育的教練,他不是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天生的球星胚子身上,同時也關心那些未來發展性不那麼高的球員,要求她們品德、課業和訓練並重。所以我能理解他可能會把球員的教育放在勝利之前。畢竟有時候幫助一個球員成長,讓他循序漸進的加強欠缺的技能時,在其中所付出的「學費」,對於球隊來說可能會造成一些傷害。

但是如果我們只關注純粹「籃球」的方面,永仁連續四年在準決賽階段展現最好的執行力和戰技素養,但卻年年在決賽煞羽而歸,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問今年HBL四強賽的關鍵字是什麼,那肯定就是「一三一」了,男女子組的教練在賽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這一個聯防體系。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三一聯防也號稱「十字架」,而為什麼現在的教練都愛用這一套?因為他其實算的上是一個很靈活的防守戰術,它首先鞏固了兩個肘區,同時充分的對敵隊的外圍進行了壓迫。而且就算使用起來效果不佳,也可以很迅速調整成「一一三」或「二三」。如果想要施加壓力,還能變形展開成為全場緊迫盯人,失敗了也可以立刻退回重新建立防守結構。

男子組南山對能仁時就打了一三一,因為對手有一個得分型能力強的控衛游艾喆,兩個能切、能投、能傳球的大個子(史魯齊、王凱裕),效果相當不錯,他們撐到了第四節最後才飲恨。

而淡商選擇這一套聯防做為他們防守的大戰略,目的是牽制住永仁以高位做為核心的進攻體系。所以丁芷容才會在二節改變了打法,從底角開始投籃和突破。第三節鄭慧慈開始打順手時,淡商迅速切換回了二三區域,同時兩名在外的防守者壓迫到三分線外一大步的距離,逼迫永仁後衛去突破,而這正是她們最不擅長做的事。

本來這時候,丁芷容的策應能起到效用,但是永仁沒有調整過來,反而是讓鄭慧慈和楊芷昀打了擋拆,每在外線打鐵一次,都成為淡商打反擊的機會,都黃巧鈞和王玥媞兩名高大的持球者能在全場的空間中奔襲時,現階段其實是沒有太多球隊能把她們擋下來的。

這場比賽後,陳美莉教練這三年對於王玥媞轉型的培養,至此終於可以宣告成功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玥媞雖然不像陳芷英那樣可以打出「詹皇」式的比賽,但在無球時的空切和要位確能做的更好,並和黃巧鈞及中鋒郭虹廷形成一個完美的三角體系。她們三人靠著身高保證錯位進攻的打法,在這次決賽被證明是可以經過檢驗的。

永仁本屆四強戰第三節的困境,幾乎每一年都會發生。當她們需要一名出色的持球者來創造機會時,卻發現沒有這樣的一位選手在陣中。因為她們本來就是分工嚴謹、各位置在功能上定位明確的隊伍,復古的讓人有點哀傷。所以當去年連怡雯受制於體型,而沒辦法穩定供輸時,林佳蓉只能被迫出手三十幾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