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awhi Leonard及Danny Green出走聖城後,毫無疑問,馬刺在側翼的人才是進入斷層。Lonnie Walker IV、Keldon Johnson,以及Luka Samanic的加入,本是彌補側翼斷層的操作,但今季的培養,在筆者的角度,卻是異常有問題。Kawhi Leonard在馬刺的養成時序,便可見今季馬刺的養成是如何失敗。


(Source:Haters)


在「天殘腳」Bruce Bowen在2009年 退役,Stephen Jackson對馬刺並不咬弦,馬刺在小前鋒的戰力是受到影響,但當然在三巨頭的能力下,加上當時的球風環境下,馬刺的側翼不至於成為致命的弱點。然而,馬刺當時的教練組及制服團卻預見到問題的嚴重性。在2011年的選秀會上,不惜以當時Pop的愛將George Hill為重心,向溜馬交易Kawhi Leonard的選秀權,以彌補當時的側翼缺陷。而當時的決定,在Kawhi出走前,都是成功而正確,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基於當時正確的養成方針。

請繼續往下閱讀



(Source: FoxSanAntonio)


Kawhi Leonard的加入,並不像近年絕大部份的馬刺新秀一樣在G-League度過。2011-2012球季,時年20歲的Kawhi Leonard出陣64場,39場正選。出陣時間為場均24分鐘,為當時馬刺第4高。在場上做好防守,及偶爾在底角出手3分,不斷在場上汲取經驗,磨練實力。而當時的Pop,對Kawhi的規劃都是合理而正確,由防守開始、到正確出手3分,最後到個人的單打技巧,一季做好一件事,加上個人努力,到最後成為FMVP及聯盟超級巨星。



而在Kawhi出走後,如同十年前一樣,側翼真空。雖盤來了DeMar DeRozen作側翼的補足,但DDR主要位置是得分後衛,打小前鋒是勉強,更不用說在現今小前鋒世代,他在防守上的吃力程度更上一階。故此,馬刺制服團在選秀會上選取Lonnie Walker IV作側翼培養。


(Source: Texonma’s)


Lonnie頭一季在G-League培養,筆者是沒有任何意見。因為他第一年在心態技術上都是粗糙到不行,但今季,作為馬刺迷,筆者對教練組的養成及調度是抱有很大的疑問,甚至憤怒。截至筆者落筆之時,Lonnie場均只出場了14.4分鐘,只打了52場,4場正選,比Marco Belineili的14.8分鐘為低。作為一個應當為重點培養的新秀,沒有正選作為經驗,出場時間比一個後備射手更低是甚麼培養法?

請繼續往下閱讀

馬刺可不是塞爾特人,有Jason Tatum、Jaylen Brown及Marcus Smart一票實力更強的搖擺人爭奪時間。也不是Dejonte Murray進入馬刺當時有Tony Parker在陣。在馬刺的搖擺人選項就只有DDR(基本不是SF)及Marco而已,都可以不出Lonnie是怎樣?沒上場時間何來經驗?對比當年重點陪養的Kawhi可謂天淵之別,甚至比當年Danny Green更差。

更何況,Pop的迷之陣容,如出Forbes作為Underszied SG施展破爛防守,DDR打小球PF令防守更破,更令他沒有進攻體力。浪費時間在一個不值得培養的人上場,但不用一個年輕適合的球員,令主力要打一個不適合的位置。再者,Pop對Lonnie、Murray及White的容忍度是遠比Forbes更低,他們三個犯一個小錯,隨時不用再上場,犯小錯就立刻下場,小錯後就1-2場不用再上,何來培養自信。甚至,今季的Keldon Johnson在NBA場上的表現都很好,卻也苦無上陣時間,何見馬刺今季的培養失敗。明明在三巨頭的庇蔭下,Kawhi可以成長,很難想像在DDR、LMA及助教TD身旁下Lonnie會成長不了。為何不可以用養成Kawhi的方式去養Lonnie,是今季的不解之謎。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