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籃球鬥牛看「中美文化」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美國打籃球如何分隊?



2002-2003因緣際會到美國待了一年,幾乎每天打籃球。雖然不是在紐約街頭,而是在UIUC大學的室內籃球館,但是這裡的籃球風氣很盛,加上開放給社區人士付費進來打球。因此,一整年下來還蠻常看到新的臉孔,我最常去有三個全場的籃球館,從早上十點以後一直到晚上十點,都有人在打籃球。連冬天下雪的日子,籃球館裡面因為開暖氣場子也是人潮洶湧,想要動一下身體,可說真的很方便。那時候網路付費看NBA還不是很普遍,在台灣的NBA球賽只能看電視轉播,在美國因為AT&T和FOX二大體育台都有轉播籃球,而且一天播二場。因此,那一年的季後賽,幾乎每一場不放過看得很過癮,聽說美國是籃球的天堂,到了才發現真得一點也不為過。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從國中開始打鬥牛,一直到最近過了五十歲才改打網球。足跡遍佈全台灣省,甚至金門離島也都打過球。綜觀從南到北,台灣的籃球鬥牛分隊,主要是用猜拳的方式決定,也就是「剪刀、石頭、布」或是「黑白切」。有時候會遇到認識的球友自己組一隊,剩下的人也是繼續用猜拳分隊,然後秀球(罰球)決定開打的順序。



有幾次的機會到大陸鬥牛,和大學生打籃球,發現有些微的不同點。第一個他們不是用猜拳分隊,而是用「討論式」的分隊。有認識的先同隊,或者先把厲害的或是高個子分開,再去湊成隊伍鬥牛。第二個他們不「洗球」,對方進球後,輪到我隊發球時,傳球後就可以直接進攻,不需要給對手摸球。最後一點,半場的鬥牛,他們習慣打四隊四,而不是三隊三。我曾經想建議他們要不要嘗試三個人一隊,空間大球技比較好發揮。或許是因為人口多,不想等太久。我看到的幾乎都是打四隊四。



在美國鬥牛有幾個地方和台灣不一樣。第一,他們幾乎不打三對三,而是打全場;第二,打全場是守盯人,幾乎不守區域聯防;第三,球隊輪替有時算分數有時算進球數。最特別的一點是他們的分隊方式。一開始我進球場熱完身要分隊,馬上警覺到,這一票人要怎麼分隊呢?只見他們一個一個上前去罰球,先進的五個就同一隊。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方式叫做「Shoot for Team」。另外有一天要分隊,發現不是站在罰球線,而是在三分線投籃。我幸運的投進去了,黑的白的就看著我,當下我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為什麼大家要盯著我看。後來,有一個球友跟我解釋,因為我投進三分球所以要當隊長,先進球的隊長可以選出其他四個我想要的隊友。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笑笑地選幾個比較厲害的當隊友。這個方式叫做「Captain」。

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幾次星期六和「老中」打球,他們大概都是來UIUC做博士後研究,或是訪問的學者,年紀稍大一些。一樣的熱完身後,碰到要分隊的問題。他們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誰和誰是同一個高校或同一省的,誰和誰球技比較厲害應該要先分開……,等到分好隊已經過了約半小時。打球過程中,遇到有沒有犯規,大概也要爭吵個幾分鐘(PS.美國人是進攻的喊被犯規才算,防守的開口叫犯規是沒用的,個人很推這個遊戲規則,可以減少許多爭端)。於是,後來我就比較少和老中打球,大部分都跟老美打。



在美國打了一年籃球,從分隊的方式可以看出老美和老中的不同,這還挺有趣的。依個人的解釋,老美的分隊是用「實力」分隊,不管是「Shoot for Team」或是「Captain」,共同原則就是能進球的人組隊。老中的分隊方式是用「關係」分隊,從學校到省份到人脈,總是可以找到一些關係網絡,來區別彼此的不同。有時候,美國對有色人種的歧視時有所聞,但是在籃球場上,就我的觀察只要你夠厲害,他們還是會服你的。當年到美國訪問,是為了寫博士論文,每天讀原文找資料,頭已經很大了,到了球場就是想要趕快可以打球,跑一跑流流汗,讓腦袋能夠休息。這或許也是很多球友走上籃球場的原因,下班了放假了動一動,讓身心平衡舒暢些。只是,運動其實可以反映出不同文化的底蘊,打球也可以看出不同的球風和背後的價值,這倒是打球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