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到底MVP該給James Harden或Russell Westbrook炒得沸沸揚揚,兩邊的支持者各據論述,也因而出現若將Harden或Westbrook從這支球隊抽走後該隊會變什麼情形的爭議,進而到一些支持者乾脆來比較到底誰的隊友更差一些。



首先火箭和雷霆的確都算是單核的球隊,但單核並不能代表他們隊友差(筆者這邊用的「隊友」程度上也包括教練和戰術體系在內,並沒刻意去區分其中差別),當然他們不像勇士和騎士這般擁有同樣All Star等級的隊友,不過以今年的明星賽來說,同隊入選兩人以上的也只有勇士騎士再加上一個暴龍,鵜鶘則是在明星賽過後才雙塔合體,這也是勇士騎士之所以是奪冠熱門而其他隊不是的主因,不能因為沒有明星隊友就說他們隊友爛,事實上本季有27隊的主將沒有明星隊友。

請繼續往下閱讀

Ads by



筆者本篇並非要探討誰更該拿MVP,而是要透過勝場貢獻數據來替兩人的隊友發個聲:不能因為要哄抬兩人的MVP資格而去貶低他們的隊友。







貢獻數據WS、BPM、RPM之定義和解讀



近代籃球越來越重視進階數據,也有許多進階數據不斷推陳出新,但籃球畢竟不像棒球每個play是獨立運行,在進階數據的擷取和計算一直有爭議存在,我們這邊的貢獻數據用WS(Win Share)、BPM(Box Plus/Minus)、RPM(Real Plus/Minus)這3個較為主流的來討論,當然貢獻數據不是只有這三家,像定義PER的數據大師John Hollinger用效率值回推VA(Value Added)和EWA(Estimated Wins Added)來計算貢獻,著名數據網站82 Games則是用場上自己和對手實際的對位產出(Prouduction)、加上有無在場上時BPM的對照製成貢獻模型,也都有各自的理論依據,而每種計算方式產生的結果或多或少會有落差。



Win Share的概念源自於棒球,顧名思義即為將團隊勝場分配給每個參與的球員,分配多寡則依據該球員場上表現而定,場上表現包括他個人數據和團隊數據,而數據的加權是用歷史比賽的結果來推算,這邊要注意的是Win Share並非沒計算防守部分,Win Share是有給定防守權重的。

請繼續往下閱讀



因為每場勝利會產生1個Win Share點數給參與球員分配,所以該季該隊所有球員的WS總和理論上會等於該季該隊的勝場數,WS比較被質疑的部分有三:其一是隨著時代的演進和規則的改變,場上打法也有很大改變,沿用歷史比賽結果來推算會造成部分失真,其二是團隊勝場數差距過大時,容易因為勝場數的差距而去高估或低估球員,其三是WS套用的防守加權是用團隊防守推算其邊際效益,因此WS目的本為計算單一球員貢獻、卻必須受到團隊防守(隊友影響)的制肘。



不過WS至少已經較為廣泛的採納數據且合理給定公式,其公正性算是能被大眾所接受,用來比較同時代兩個背景差異不大的球員時基本上很公平,當然比如說你要比較16-17球季Stephen Curry和林書豪的WS時,可能要備註下兩隊的勝場差比較好。



而WS/48即為每48分鐘該球員能分配的Win Share,在比較相同單位時間下的貢獻分配時,我們採用的是WS/48。

請繼續往下閱讀



Box Plus/Minus是最直觀的貢獻數據,即為我們每場比賽賽後看到Box那邊的+/-值平均,BPM的好處是它不用被任何的轉換或加權去修正,數據的結果就是真實結果,然而BPM同時也是個完全受到團隊影響的個人數據,這也是在探討到個人勝場貢獻時甚少人會提BPM的原因。



Real Plus/Minus是用BPM當原型,然後隔離掉隊友影響後產生的數據,這邊我們要做一個很重要的釐清,相信許多球迷在看現代籃球的討論時經常會看到RPM這數據的引用,但其實它並非一個最好的計算貢獻數據,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RPM是用每季獨立當模組去推演,除了跨季的比較容易失真外,當季運行中的模組數量不夠時也容易失真,其二是籃球場上很難完全排除隊友影響,比如我們之前討論過的,當Kevin Durant在Westbrook身邊時,他可能能因為Westbrook的切入威脅性獲得更多在外圍投射的機會,而他在Curry身邊時,他可能能因為Curry的投射威脅性獲得更多中距離內的攻擊機會,即便他的隊友什麼事都不做也會產生影響,其三是RPM的計算是將進攻和防守完全分離,分別計算ORPM和DRPM後再相加成為RPM。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