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提姆·鄧肯為我們留下的是最正確的打籃球方式,那麼科比·布萊恩留下的就是屬於籃球在詩和風景的那一面。

就如同現在的詹姆斯·哈登一樣,2005-06賽季的科比,也改變了大眾對於得分表現的看法。

單場81分、連續4場50分、三節62分超過小牛全隊...等等等,這種類似編造的2K數據,說整整一個晚上都說不完。他是一個生涯歷程完全逆轉、又在每一個方面都稍稍弱化版本的喬丹。

他在職業生涯第五年就拿到了三連霸,然後突然被官司纏身,眾叛親離、成為眾矢之的,湖人突然變成了聯盟中最爛的球隊,他們的先發控衛是帕克(Smush Parker),中鋒是米姆(Chris Mihm),這讓他不得不開始大量刷分,並且就這樣浪費了個人得分能量最旺盛的時期。

請繼續往下閱讀


之後他拿到了得分王和MVP,再次帶領同一支球隊拿到二連霸,然後在組成一支超級球隊後跟腱斷裂,葬送巔峰。退役戰他前三節好像就在打明星賽,第四節卻又進入到季後賽的模式,親手打爆了那一支爵士。

這就是科比·布萊恩特的生涯、他有如劇本般的人生,全部由他自導自演,抗拒著上帝的插手。就是因為這種「人擇」的感覺如此之強,你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失真」。就如同他如今走的方式一樣。

這是一場令人心碎的悲劇,但仍有如《原野奇俠》的最後一幕——路見不平的牛仔走了,孩子站在新蓋好的房舍前大喊:「回來吧!肖恩!」像一個偉人般的離去,伴隨著眾人的讚揚和高呼,這是他還是個孩子時的夢想。

但仍不真實的有些殘酷。





在詹姆斯·哈登用另一種不那麼賞心悅目的方式來毀滅基礎數據的價值之前,科比是最完美繼承「大北斗」張伯倫(Wilt Chamberlain)那一套的巨星——對數據統治力超群,但不被欣賞和理解。

洛杉磯在那一段時間處於隊史低谷,但是史坦波中心的球迷就彷彿在重溫「Show Time」時刻一樣,每每來到球館看天才宰人而樂此不疲。他最好的廣告詞,仍是在他低谷期Nike幫他拍的那個黑白錄像:「厭惡我是個老鳥,萬夫莫敵。隨你的便,再加把勁恨我也無妨。反正我正因為相同的原因被擁戴。」

請繼續往下閱讀

說句實話,聯盟中到底有幾人能讓球迷不計戰績、買票進場只為了看自己喜歡的球員投不中?

唐諾在他那經典之作《網球手與吟遊詩人》中曾提到,在費德勒顛峰之時,那些網球名將甚至願意買票進場去看他「練球」,在同時代可能只有科比一人能夠做到,你想不到其他第二人。如今的NBA有如此影響力和號召力的也只有詹姆斯和庫里(Stephen Curry)。




籃球界公認的的幾個虛幻神獸:無傷麥、全力詹、合理科、兩米艾、勤奮鯊,其中全力詹在2018年季後賽已經出現過了,無傷麥在魔術時期也大概有了雛形。兩米艾和勤奮鯊完全是幻想的產物,不列入討論。

唯一有可能出現的、而我們還沒有機會見證的,只剩下「合理科」了。

照理來說一個球員在拿過冠軍和沒拿過之前是完全兩個人。通常他們會逐漸理解一支強大的球隊遠比強大的個人更能取得成功。年少的孤傲之氣,會慢慢磨去鋒芒。

不過科比一直到最後都保留著他自己特有的那種屬於超級得分手的獨性,他沒辦法克制自己要成為主角的慾望,名球評比爾·西蒙斯將這稱為「狼化」。從他三連霸時期湖人隊的比賽內容來看,科比完全能理解贏球的「秘密」,但他願不願意用自己不那麼喜歡的方式去贏球,那卻得另說。

請繼續往下閱讀

即使在他生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2010年總冠軍賽第7戰,他在上半場都沒能忍住塞爾提克眾將對於他的引誘,湖人差點就要輸掉;不過綠軍沒有把握機會,科比才因此有機會能證明他自己還是個理性的競爭者,最終在第四節把球傳給世界和平先生,讓他投進那個那一顆挽救「曼巴精神」的三分球。

這就是為什麼一手打造三角進攻的傳奇助特克斯·溫特(Tex Winter)給科比下了這樣一個註解:「他了解比賽。但是——不要誤解這一點——他在理解這件事上,比他真正在比賽中實踐的要多。」《美麗比賽的藝術》一書的作者克里斯·巴拉德(Chris Ballard)又繼續追問他:「好吧!特克斯,為了避免誤解,你是說他知道怎麼正確的打球,但有時候卻選擇不那麼做?」

返回頂端